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小学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作者(来源):周国英    发布时间:2011-12-15

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经典之作,在我童年时代就学习过,它就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文章,所以至今还能背下来。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尽量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围绕语文教材的学习目标──学习语言来进行。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悟,尽力体现“读中有教,寓教于读”的语文教学思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文开头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课文的第23自然段围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主要通过读------------背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通过学习总结了这段的表达方法,即:①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把水之特点来展现;②运用衬托、对比的写作方法突出漓江水的特点。第三自然段的写法与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相同,所以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放手让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学,做到有扶有放。

课后,教研员提出了她对这节课的看法,我觉得很有道理:

(1) 在教学中,教师本身要挖掘得深,比如:在比较中,不仅要比较两小节之间的共同点,也要比较两小节之间的不同点,在老师的指点中,我觉得教研员确实很有思考的深度,她提出了,长句和短句之间的区别,长句是因为作者看的速度慢,断句写出了“目不暇接”的效果。

(2) 整篇文章要突出“情感”两字,为什么要用“真”,而不用“很”,是因为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文中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只好用“真”、“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来表述自己被桂林山水所深深陶醉的感情。

 自己上好课后,也深深感受到在备课,上课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以后慢慢加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