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学年和学期目标................................................ 2
二、单元目标...................................................... 3
三、重点学习内容.............................................. 3
四、单元教学设计.............................................. 4
(一)教材分析................................................ 4
(二)学情分析................................................ 6
(三)实施安排................................................ 7
(四)教学目标................................................ 7
(五)教学设计................................................ 9
(六)作业设计............................................... 12
五、单元评价..................................................15
(一)单元评价表............................................. 15
(二) 学业成果双向细目表.................................... 16
(三)单元试题............................................... 17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练习卷................ 17
(四)评价要点和标准......................................... 20
一、学年和学期目标
学年目标 | 学期目标 | ||
一 年 级 |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计 算 1.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 2.知道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了解长度单位米、厘 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二)空间与立体图形的初 步认识及计算 1.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体和球。 2.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 3.会用上、下、左、右、前、 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第 一 学 期
|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计算 1.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对图形进行初 步的分类。 (二)空间与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1.经历观察、操作(触、摸、滚、画)等活动,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
第 二 学 期 |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计算 1.联系实际,认识米尺,通过实践活动建立 1 米、1 厘 米和 1 毫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2.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初步会用米和厘 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和画线段。 4.通过长度的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 的必要性。 5.通过观察和操作,能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表 示方位确定位置。 |
二、单元目标
1、通过触摸、滚动等操作行为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能通过滚动等操作区分平面与曲面。
3、通过画一画,描下物体的表面,能够识别圆、正方形、长方形,初步体验“面在体上”,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培养观察能力,初步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三、重点学习内容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累对几何形体的经验。
2、培养观察能力,注意圆柱、球与圆的区分
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属性表
A.研读课标 | 核心概念 | 线段 方位 |
单元主题 | £数的认识 £自然数的运算 £小数的运算 | |
£等式与方程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方程及其应用 | ||
R 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计算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及 | ||
计算 £统计初步 £可能性 | ||
B.分析教材 | 知识编排体系 | R 教材的自然单元 £有关联的知识结构 |
主要思想方法 | R 抽象 R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 |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 ||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 ||
£分析 £综合 R 比较 £假设 £其他 | ||
育人价值 | R 渗透数学文化 R 培养理性精神 R 培养道德品质 R 提升审美情趣 | |
C.分析教法 | 教学方法 | R 讲解法 R 练习法 R 演示法 £图示法 R 谈 话法 R 发现法 R 尝试法 R 实验法 R 情境法 £其 他 |
教学手段 | R 教具 R 学具 R 信息技术 £其他 |
知识编排体系
册书 | 图形与几何 |
一上 |
1.物体的形状 |
一下 | 1.左与右
2.上、中、下、左、中、右
3.长度比较
4.度量
5.线段 |
二上 | 1.角与直角
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初步认识
3.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初步认识 |
二下 |
1.角
2.三角形与四边形
3.三角形的分类(1) |
三上 | 1.千米的认识
2.米与厘米
3.分米的认识
4.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的分类(2)
6.面积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8.平方米 |
三下 | 1.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
四上 | 1.圆的初步认识
2.线段、射线、直线
3.角
4.角的度量
5.角的计算 |
四下 | 1.垂直
2.平行 |
3.位置的表示方法 | |
五上 | 1.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三角形的面积
4.梯形
5.梯形的面积
6.组合图形的面积 |
五下 |
1.体积
2.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组合体的体积
6.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
7.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
8.表面积的变化 |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整个一年级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都是为了达到课标所制定的这个教学目标。
学生对形状这个词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物体的许多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所以本节课对这些形状的认识不再展开。
(三)实施安排
内容 | 课型 | 课时 |
物体的形状 | 新授 | 2 |
(四)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 |
左与右 | 第一 课时 | 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对几何体的形状进行考察,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 2. 通过触摸、滚动、画一画等行为活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特征 3. 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
第二
课时 | 1、通过滚动实践区分平面与曲面,描下物体的表面,初步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对几何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建构概念。 3、形成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
教学内容 | 物体的形状(一) | 课型 | 新授 | |
教学目标 | 1、 正确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能通过触摸、滚动等操作行为区分平面与曲面,初步感知几种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 |||
教学重点 | 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物体的基本特征。 | |||
教学难点 | 正确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 |||
核心素养 | 观察分类、动手操作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评价
关注点 | ||
活动一:情景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出示生活中的各类物体 薯片罐、筛子、魔方、铅笔盒等。。。。。 你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吗?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 2、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 | 交流表达 |
活动二、新授探究 | 1、 出示实物按形状分类 a、 学生分组:各组都有这样的实物,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叫做立体(板书) b、 分一分类,看哪一组分得最合理,并说出理由。(在此揭示课题物体的形状) c、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可以归到哪一类? d、 揭示名称。
2、摸一摸感知面 a、 小组组长分给组员一件一起摸一摸。 b、 交流并揭示曲面和平面。 3、总结各物体的特征
练习:1、听要求摸出相应的物体。 2、 生说摸到的物体的特点,其余同学猜。 3、 辨一辨球和圆形都是圆圆的有什么区别,特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区别(通过面的大小辨别)。
| 观察、分类 |
三、巩固练习 | 1、 看机器人图从下往上说一说都是什么形状。 2、 看积木图完成数一数、填一填的表格。 看生活中的物体说一说都是什么形状。 3、说说其它生活中的物体 4、滚一滚四人小组通过滚一滚完成下表
| 动手实践 | ||||||||||||||||||||||
板书: 物体的形状
|
六)作业设计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包括实践操作、语言交流、问题解决。作业内容与课时内容相对 应,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一年级以口头作业为主,有些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需要与父 母合作完成。
课题 | 课时 | 内容 |
物体的形状 |
第一课时 | 1、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向父母说一说。 2、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搭一个建筑,并向父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搭。
|
第二课时 | 1、找找身边的长方形、正方形、圆。 2、用这些图形拼一拼你喜欢的图形
|
五、单元评价
(一)单元评价表
评价维度 | 评价内容 | 观察点示例 | 评价方式 | |
学习兴趣 |
活动兴趣 | ●经历从认识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 |
课堂观察 | |
●能选用不同量具去量实物,并能用量数来表达物 | ||||
体的长度,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意义,获得 | ||||
度量的初步观念。 | ||||
●在课堂学习中乐于实践,自主操作、自主参与活 | ||||
动。 | 过程记录 | |||
阅读兴趣 | ●通过阅读,初步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 | 表现性任务 | ||
际的需求,感知数学的价值。 | ||||
●了解古代人的各种测量方法。 | ||||
探究兴趣 | ●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 |||
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 ||||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知量源于 | ||||
“量”。 | ||||
学习习惯 |
交流习惯 | ●能听清老师所使用的规范数学语言,并能独立进 |
课堂观察 | |
行简单的复述。 | ||||
●能听清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且会思考,能够提出自 | ||||
己的见解。 | ||||
操作解答 | ||||
●遇到困难,能主动请教老师或者获得同伴的帮助。 | ||||
过程记录 | ||||
●表达时自信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的情况。 | ||||
作业记录 |
操作习惯 | ●学生会按照课堂示范使用学具,操作步骤正确, |
规范。(如:用卷尺度量时要拉直,要沿着书桌的 | |
边,不能斜着放。) |
合作习惯 | ●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能 | ||
够与同伴分工明确,及时完成任务。 | |||
●在学生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和善地发表自己的 | |||
见解,同时也能倾听同伴的想法的情况。 | |||
练习习惯 | ●做作业时要认真审题,格式规范,并保持簿本的 | ||
整洁。 | |||
●运用直尺量、画线段时,操作要规范。 | |||
●做完练习能按要求自觉检查,并发现错误所在, | |||
及时完成订正。 | |||
学业成果 | 计算掌握 | ●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的换算。 |
课堂观察 |
概念理解 | ●能说出自身躯干的左右位置。 | ||
●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 表现性任务 | ||
●能说出以具体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 作业记录 | ||
●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 书面测试 | ||
●能用尺或其他度量工具测出物体的长度。 | |||
●能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 |||
方法运用 | ●会解答与长度有关的简单应用问题。 |
(二)学业成果双向细目表
内容 |
题号 |
能力描述 | 题
量 | 识
记 | 理
解 | 运
用 | 综
合 |
填空题 |
一 | 1、正确判断立体图形。 2、正确判断平面图形。 3、知道能进行滚动的立体图形。 4、会根据立体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5、能根据平面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
5 |
√ | |||
选择题 | 二 | 正确判断图形,并运用
| 2 | √ | |||
连线题 | 三 | 根据物体特征正确判断 | 2 | √ | |||
数一数 | 四 | 正确判断物体图形,并数出个数 | 3 | √ |
(四)评价要点和标准
评价项目 | 观 | 察点 | 评价标准 | 评价者 |
答题情况 |
概念理解
|
⚫理解正确 ⚫表述清晰 | 优:正确率 90%或 90%以上。 良:正确率 80%-89%。 合格:正确率 60%-79%。 须努力:正确率 60%以下。 |
阅卷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