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小学

读《教学生活得像个“人”》的感受
作者(来源):世小    发布时间:2012-02-15

读《教学生活得像个“人”》的感受

       ————朱文芳

     在寒假中品读了黄玉峰老师著作《教学生活得像个“人”》,很受启迪,也生发出一些切身的感受。黄玉峰老师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在语文教坛辛勤耕耘四十五载,是全国出名的语文教学之“叛徒”。他针对中国教育之痼疾,多次以“鹦鹉救火”的精神在各种讲坛上发问:“‘人’是怎么不见的”;他坚持教学改革、重在育人,凡是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他都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去做;他主张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要有人格魅力,要堂堂正正地站在讲台上,活得像个人。《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给出了他对大语文教学的理解和宝贵的实践经验,字里行间让人深深感受到他对学生和语文教学事业那份真挚的爱。黄玉峰老师的对语文教学的挚爱似熊熊烈活引燃了我内心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在开篇的的第一章的第四节教好语文的“本”在哪里,老师倡导独立的思想人格,他引述了陈寅恪大师在王国维的墓志铭中写道“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是何等重要。我带着渐行渐重的教育工作,带着同是天涯陌路人寻找知己的感觉走进了这本书。

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名师交谈,而读《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却好象在和好多名师交谈。老师心中精神和教育的偶像有上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专家,也有当代的教育名家。在书中阐述了其中我熟识的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等,但更多的是连名字也未曾听说的教育专家,借此机会我也随作者了解了一番,了解他们的生平,了解他们的思想……对有些自认为熟识的教育大家尽管素昧平生,但也有几丝亲切感,有种迫不及待翻阅地感觉,经高万祥的介绍又觉自己的了解少之甚少;对从未聆听过名字的教育名家虽少了几分亲切但多了几分了解,从未知到知之甚少这也是一种收获。纵观精神的偶像,对我印象最深的应是大爱陶子,大德陶子了。我曾折服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但那时的我没有一个高度的认识,大爱陶子,大德陶子帮我进一步了解他。

在高万祥的身上,很难说没有叛逆的东西。从一个人的朋友,可以看见一个人的品位。这样一位名师,他还有一个离经叛道的朋友——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黄玉峰爱书,高万祥也爱书,高万祥认为黄玉峰本身就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书,一本语文教学圈内人士必读的书目,这一位五十多岁、貌不惊人的语文教师屡屡在语文界做出惊人举动。李镇西称黄玉峰为五四青年,这称法实在是贴切、精妙。黄玉峰的身上有着入骨士可杀不可辱的秉性,而且这一秉性正应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而这也恰恰是文人的骨气、书生的意气。没有这么一点骨气,没有这么一点韧劲,是做不了大事,也出不了成就的。高万祥深深折服于黄玉峰的学问与人品。

这本书我只读了一遍,但有的章节会大段大段地诵读,又时又会掩卷沉思。读着读着,我的心渐渐明朗起来,思绪渐渐清晰起来,我越来越清楚我该做什么,我又该如何去做。我们需要常与大师对话,多与名师交流,从各方面,多角度来感受大师的风采,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灵性,更有见解,才能走出自己的教育特色之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