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培养乖孩子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我们不必刻意培养他们“乖”或“不乖”,那是自然生成的性格,没有绝对的好性格或不好的性格,教师没有权利改造一切自然本性。”
“乖”是一种文化,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到我们对孩子言行和品格的价值判断,这不啻是父母们的专利,同时也是做老师的“武器”,虽然老师不太用乖这个富有儿童化和人性化的词语来评判学生,我们有更多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比如语言和表情以及其他教育常用术语,但“乖不乖”已经潜在的成为教师心中的尺度。这是《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的一段话。想想确实如此,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潜意识里就开始祈祷每一个孩子都乖一些,千万别给我制造麻烦;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总希望学生都乖乖的,让每一个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
可能是从自己成为家长开始,对“乖”的标准,“乖”的意义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让儿子“乖”一些的过程中,时常遭受的“挫折”或者说辛苦,让我不得不对“乖”的定义有了新的思考。在读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后,不得不让我心头一惊,比如说男孩与女孩大脑中的海马(大脑中的一个记忆存储区)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男孩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记住课堂上讲的内容,特别是写出来的文字内容。这就是背课文对男孩是件困难的事一个原因。科学实验表明有的孩子背书时如果能自由选择姿势,比如在活动中背诵,走着背,躺倒地上打着滚儿背,效果要好许多。再比如男孩的大脑处理血流的总量较女孩少15%,这种结构不利于同时进行多项任务的学习。因此男孩在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任务时成绩很好,此时深度学习在发挥作用。如果非常频繁地变换任务,他们的表现就不佳。大脑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过度刺激的主要反应是挫折感,因此,男孩在课堂上容易发生更多的违纪问题。诸如此类的研究成果,让我在反思课堂教学时不得不多一个角度,适应孩子们的身理特点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用统一的“乖”的标准去衡量或要求每一个学生显然是不妥当的。
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了方向,现实生活中有无数事实证明,不听话绝不是“没出息”的代名词,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更有出息。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小的时候异常顽皮,经常飞鹰走狗,四处玩耍;牛顿上小学的时候,常常因为不听话而被老师批评,以至于被学校开除;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少时更是淘气顽皮,甚至“离经叛道”…… 研究表明,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见,思维更为活跃,比那些唯唯诺诺的乖孩子更具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创新、创意、创业成为主流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特质更为难得、更为可贵。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非常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性地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无论是要读书、要实践,或者找工作、找兴趣,都可以自己安排、自己设计。
“我们不去培养乖孩子,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中没有这一条,学校经常大做分外之事,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活的小生命,用我们特有的“教育机器”磨成乖乖孩,这或许不是教育目标而是管理目标和制度目标。我们不必刻意培养他们“乖”或“不乖”,那是自然生成的性格,没有绝对的好性格或不好的性格,教师没有权利改造一切自然本性”。
老师也不应为了省事、省心,一味要求学生听话。当然在目前的教学体制、教材特点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确实会给老师带来很多的不便,应试教育积重难返的情势下,我们更应该摒弃陈旧观念,以开放的胸怀,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质疑的品格。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葛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