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小学

校级骨干任务书(陈芳)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01-17

校级骨干教师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姓名

陈芳

性别

出生年月

197511

参加工作年月

19957

最后毕业院校

上海行政管理学院

学历

大学

职称及评到该职称的年月

小学高级200412

任教学科及年限

数学

1995年至今

政治面貌

群众

本届任职期限

20149~20166

 

 

二、个人发展规划

1、作为校骨干教师能在校范围内起到引领作用,首先必须通晓各年级数学新教材内容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备课,除了在校范围内展示精品课,还要能有指导其他教师的能力,更要争取在区级层面多上公开课。

2、担任数学大组长能组织好每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做到活动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通过各种形式的内容安排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发挥教研组活动在数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能从校脱颖而出参加区的各类教育教学评比,获取奖项。同时通过不断资本积累,努力成为区骨干教师。

4、数学教研组的专题研究卓有成效,通过公开课、小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校数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带领数学教研组争取成为区级先进教研组。

 

三、业务能力水平:

1、承担公开课的情况

1)

学科:数学

课题:折线统计图的认知

开课级别:校级

上课时间:20144

观摩范围:全校

证明人:黄琰

教案(附件1.

课后反思:(附件2.

 2

学科:数学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开课级别:校级

上课时间:20164

观摩范围:全校

证明人:黄琰

教案(附件3.

课后反思:(附件4.

 

 

2、开设的讲座:

1

讲座(报告)小学数学十个核心概念解读

报告时间:201410

观摩范围:校数学教研大组

证明人:张丽

讲座内容(附件5.

2

讲座(报告)名称:名称:课程创生 教学特色——善发问,促思考

报告时间:201511

观摩范围:全校

证明人:陈丕君

讲座内容(附件6.

 

3、科研能力水平:

1、承担课题研究的情况

课题名称:基于课标在小学数学核心内容培养基本素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级别:区级一般课题

课题负责人

陈芳

课题组成员

全校数学教师

主要承担内容:

已进行课题的开题报告,担任此课题的研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对参与此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研究工作的任务分配,最后将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研究成果:

    进入到研究中期阶段,将于201712月进行此课题的结题工作。

 

2、发表论文的情况:

论文题目:

发表的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论述的主要内容:(文章附后)

 

 

4、指导能力水平:

带教青年教师情况:

带教学科:数学

带教老师:唐万健

带教时间:2014/9~2015/6

 

带教情况记录1

1、共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使唐老师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1、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每门学科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3、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4、特别突出了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5、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2、要求唐老师就学习《课标》写一篇800字的体会。

 

 

带教情况记录2

1、唐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给出《有余数除法》的教学设计初稿。

2、陈老师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提出自己的见解及修改建议供参考,唐老师依据修改稿试教。

3、陈老师听唐老师的课后再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实施。

4、指导效果:指导后教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兼顾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达成了教学的重心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带教情况记录3

1、在共同钻研教材,分析《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由唐老师给出教学设计稿,经课堂实践后共同讨论修改,确定设计方案后在其他班级实施。

2、指导效果:按照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该听的听了,该说的说了,该想的想了,该做的做了”不仅达成了教学的重心目标。还使得学生在体验数学美的同时学到了有用的数学知识。

 

带教情况记录4

1、陈老师上《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示范课。

2、陈老师说明此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3、由唐老师完成一份对此课的评课稿。

 

带教学期小结:

承蒙校领导和被带教教师的信任,我承担了唐万健老师的带教工作。带教双赢,使我得到的是更多的收获。在工作中,我和唐老师共健师德,共同探讨教材教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景教学,及时向领导和同事请教,我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根据唐老师的实际情况,我以听课、评课为主。听课评课时请相关领导和老师作指导,作好笔记,重点分析,提出改进方案。本人也充分体现带教教师的示范作用,多次让唐老师进班听随堂课、示范课。另外,利用好网络资源,共同学习新课标,利用网络的教学实录与自身作比较,找差距,促改进。至带教工作开展以来,我觉得唐老师正在向一个成熟、稳健的教师看齐。通过研究课、随堂课的历练,他自信了,举止大方,口齿清楚,较好的课堂实效性说明了一切。教学质量的好坏源于平时知识点的是否落实,这一点唐老师在这一年的带教工作中,很快就找到了一条明径。“与生共处,眼见为实”是他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良方,学生作业没完成他陪着补完,学生不会做他耐心指导,学生有难处他主动帮助,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工作第二年便代表青年教师进行了全区数学公开课的展示,收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全区三年级数学质量调研中,唐老师所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可以说是我又一个成长的过程,在与唐老师不断的探讨和交流中,我也在突破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瓶颈,获取自己执教生涯的又一个新里程。

 

 

四、骨干教师工作小结:

 

 

 

 

 

 

 

 

 

 

 

 

 

 

 

 

 

 

 

 

 

 

 

 

 

 

 

 

 

 

 

 

 

 

 

 

 

 

 

 

 

 

 

 

 

 

 

 

 

 

 

 

 

 

 

 

 

 

 

 

 

 

 

附件1.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内容:P48—4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比较,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2、分析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做出简单的决策和合理的预测

3、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重的应用价值,渗透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知道了可以用统计图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

师: 你看,小丁丁所在的气象小组正在统计上海市的月平均气温,这是他们收集的数据。(课件)

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5

5

11

17

22

25

30

29

25

20

13

9

根据这张统计表,我们用学过的知识可以制作一张怎样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2、(出示条形统计图)从这张条形统计图上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3、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也画了一张统计图,它的名字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折线统计(揭示课题)

关于折线统计图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结构、特点、作用、画法、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二、探究

1、师:带着你们的疑问一起来观察比较这两张统计图,前后4人为一组讨论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

相同点:都由标题、横轴、纵轴、单位、数量的多少。(板书)

追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而这张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点 数量的多少

2、你们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课件)

预设:纵轴的每一大格表示(5);每一小格表示(1)℃。(课件)

      3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追问:你是怎么看的?

(媒体演示看的方法:先在横轴上找到3月对应的点,再看纵轴对应的气温)

     师: 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月份,向同桌读一读它的月平均气温。

2000年几月的气温最高,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看的?(课件)

       ......

3、点与点之间的折线是怎么连接的?(依次连接每个点)

师:观察这些折线有什么不同?(有些上升、有些下降、有些不变)

    当折线是平的时候表示什么意思?(不变)当折线比较陡的时候表

   示什么意思?(大幅上升或大幅下降)

小结:板书:平不变      变化大

提问: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哪2个月之间?

    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哪2个月之间? 

师:我们知道图中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谁知道图中的折线表示什么?(数量的变化)

板书板书:折线     数量的变化

小结:我们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从“点”看出数量的多少,更能从“折线”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是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又一个不同之处。

4、根据折线统计图显示的四季平均气温的变化,你觉得我们生活中应该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要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合理穿衣,保护身体的健康。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分析问题,那一起来看看这张统计图。

观察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猜测:一天中空气污染指数的变化与那些因素有关?

四、联系生活

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我们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进行调查和分析的?

出示:股市分析图,心电图等……

小结:条形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类别中统计量大小的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适用于像这些表示时间次序逐渐变化的统计量。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在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在今后的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研究。

六、布置作业:练习册P38

 

七、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结构:  标题、横轴、纵轴、单位  数量的多少

特点:       数量的多少

                    折线     数量的变化    不变

                                                         大幅上升

                                           变化大

                                                         大幅下降

 

 

 

 

 

 

 

 

 

 

 

 

 

 

 

 

 

 

 

 

 

 

 

 

 

 

 

 

 

 

 

 

附件2.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学反思

 统计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 设计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较认识——动手制作——分析应用,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共同点和区别,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且让学生来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上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折线统计图画法的教学上,我只是在准备找点的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再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中,纠正学生在画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忘记标注数据等现象。接着让学生讨论这一信息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展示呢?学生在讨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再通过一些信息,并讨论怎么用更准确的数据来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最后又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说你见过的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当然这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教师事先的预设并不能完全反映课堂的变化,在一些环节,我没有预先考虑到学生会从一些角度思考回答,比如有同学在举例讲折线变化时,他没有按顺序讲数据的变化,而是反过来说的,虽然这名同学后来意识到问题,进行了改正,但这里其实是课堂在生成中产生的亮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提醒学生注意折线的变化需要按顺序来描述。此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差别,有的同学心里明白,但表述不到位,个别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表达的语言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还需要教师提醒与补充。这些在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好好反思与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掌控与应变的能力,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能更上一层楼。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我体会到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这节课,我对学生应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和理解。

 

附件3.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P48‐50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具体情境中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推导公式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培养学生归纳、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确定长、宽、高或棱长,正确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建立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体积为1cm³小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课前同学们都做了一个长方体模型,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能将手中的长方体按体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吗?

 

 

 

 

          A                                 B        

 

 

 

          C                                      D

生讨论

师:那怎么才能知道这些长方体的体积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长方体的体积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利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搭长方体。

: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体积为1cm³的小正方体拼搭出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并按要求完成表格。

 

每排个数

每层排数

层数

小正方体数(个)

体积(cm³)

A

6

2

2

24

 

B

5

3

2

30

 

C

6

3

1

18

 

D

3

3

3

27

 

2、生交流汇报:怎么搭成这些长方体的?(每排搭X个,每层搭X排,搭X层,一共有XX个小正方体,体积就是XXcm³)

师: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与体积有关吗?有怎样的关系?(讨论)

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就是长方体的什么?

根据汇报修改板书。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体积(立方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板书)

2、验证公式

1)师:这个公式是否对所有的长方体都使用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要求:口头验证。

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长方形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我们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用字母式如何表示?           板书:V=abh

(二) 正方体的体积:

1、仔细观察D这个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它长宽高的长度都相等,它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板书: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小结: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式如何表示?  V=a·a·a

师:还可以怎样表示? V=   读作:a的立方  表示:3个a相乘 (板书

口答:53 = 5×5×5);  23 =(2×2×2 

4、小结:通过刚才的合作我们知道了如何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补充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下面我们就来利用体积公式求长、正方体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5它的体积是53 = 15 ㎝3  ……………(   )

(强化a3 =a×a×a)

2)一个长方体长是30厘米,宽是25厘米,高是2分米,体积是30×25×2 = 1500(立方厘米)……………(   )

(单位没有统一,解题时要注意先单位统一,再求体积)

3)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的体积比长方体的体积小。……(   )

 (体积的大小是由具体的物体的尺寸决定的)

2、运用公式求体积(纠正解题格式)。

 

 

 

 

 

 

 

 

3、小巧有一个饼干盒(如右图),它的形状是个正方体,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0厘米,宽8厘米,高7厘米,现在要在木箱内放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一共可以放多少块?(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讨论)

{预设} 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 (10×8×7)÷2×2×2)=70(块)

正确方法:10÷2=5(块)  8÷2=4(块)  7÷2=3(块)……1(厘米)

          5×4×3=60(块)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册p37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每排个数

每层排数

层数

小正方体数(个)

体积(cm³)

A

6

2

2

24

 

B

5

3

2

30

 

C

6

3

1

18

 

D

3

3

3

27

 

 

 

 

 

 

 

 

 

 

 

 

 

 

 

 

 

 

 

 

 

 

 

 

 

 

 

 

附件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一、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实际应用,学生是在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单位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前我准备了一些小正方体。上课时我告诉学生设定这些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那么它的棱长是多少呢?学生答1厘米。接着我让学生用这些小正方体分别摆成4个不同长宽高的长方体,每摆出一个长方体,就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数出这些长方体各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它的体积是多少?并根据课本上的表格及时做好记录。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三个条件的积与数出来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时我在每个小组中提问学生,问:“你们找出的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你们是怎样找出来的?我们一共记录了4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各项数据,你们推出的计算方法可以用这些数据验证一下。”小组讨论结束后,请代表发言,学生因为在小组内已经进行了讨论、验证,直接就出了正确答案。然后师生共同把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出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这样教学,就把学生带到了从实践知识上升到理论知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接着,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乘机提醒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运用如此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二、运用找到的规律,进行实际操作。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他们是由认识平面图形上升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当学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我直接出示了两个立体图形,让学生运用公式求出他们的体积。通过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强化记忆。接着让学生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表示(上下面的面积),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表示(一个面的面积),我们可以把他们总称为底面积,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表示为(底面积×高)。通过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动手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我在教学时安排了边摆边记录,再汇报的活动,让学生养成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同时为整理、分析数据准备好必要的材料,更有利于有条理地分析汇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教学时我主要运用操作实验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操作实验、观察、猜想、发现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全过程,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带有直觉性的思维方式。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来推断,接着用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五、存在的问题

1、如果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并观察正方体的数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长乘宽来自一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2、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如:在推导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时,应向学生说明白什么是底面积。

 

 

 

 

 

 

 

 

 

 

 

 

 

 

 

 

 

 

 

 

 

 

 

 

 

附件5.                 小学数学十个核心概念解读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2011)提出十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模型思想、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1.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重视运算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我国学生的运算能力受到世界瞩目。有关运算的知识主要是四则计算的意义、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有关运算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获得重要的计算知识,能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包括计算题和实际问题。

  2.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何直观可以看成数形结合的手段与方法。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指利用代数里的模型来抽象地表示几何图形的本质内容,利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代数里的关系。数学是抽象的,儿童喜欢具体形象的思维,几何直观经常能够解决抽象与形象之间的矛盾。数学教学往往会利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或数量关系,如用线段图表示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用线段图表示相遇问题的已知、未知和数量关系,用简单图形表示田地面积的变化等,这些都十分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找到问题的解法。

    3.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4.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历史告诉我们,创新精神对于振兴中华民族是十分重要的。民族的创新精神,源于其每一个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现有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一些数学内容的教学,由教师传授变为学生探索。鼓励学生猜想、验证;实验、发现;质疑、探索;合作、交流。经常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发现新知识、建构新认识,他们的创新意识就得到了应有的培养。

    5.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进入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以制作统计图表为主要教学内容,变成以统计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提出数据分析观念要促进统计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6.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7.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课程标准把应用意识作为核心概念,指出应用意识的两方面含义。要求数学教学从学生“有知识、会解题”变成“学生善于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善于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数学认识”。为此,数学教学应该很好地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组织起有意义的教学素材和有价值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形成数学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现实既是数学的源泉,也是数学的归宿,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目的性。虽然数学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是必要的走出教室,走进学生现实的生活、走进学生身边的社会,从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是不能少的补充。课程标准设计的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应用意识的教学内容。

 

 

 

 

 

 

 

 

 

 

 

 

 

 

 

 

 

 

 

 

 

 

 

 

 

 

 

 

 

 

附件6.        课程创生 教学特色——善发问,促思考

    课程创生取向强调“教师即课程”。教师是决定新课程成败的关键角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制订,不过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课程改革是教师的再学习过程。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开发。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教师和学生是在观察、实验、分析、对话和争论中建构知识的。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角色,做一个学习者、反思者。当“每一个教师都成为课程设计者,每一间教室都成为课程实验室,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教育社区”之日,也就是新课程得以完美落实之时。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创设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问题,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因此,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保证。

我们有些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教师的提问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好的提问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例如在教《圆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比赛开始前,设计两个问题:1、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2、说说原因,为什么?比赛开始,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还差点把屁股给颠破了。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知的极大兴趣,而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也就能发现问题: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别的动物都被颠得七上八下,而惟独小白兔的车子却跑得又快又稳?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恰到好处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提问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身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亲身经历了一个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这是衡量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巧妙的提问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课开始,我用课件展示学生们用小棒摆作品的主题图,去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经验产生也想摆一摆的愿望。然后提出一些问题:

1)你们会摆这么多作品吗?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2)你所摆出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算式表示。

3)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

    这个例子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经历了由特例进行探索、归纳、猜想的积极思维过程,然后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既让学生感悟到了乘法和加法的内在联系,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三)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动手操作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模糊向严格、抽象的上升过程。学生在对公式的发现过程和总结论证中,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材编排的顺序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但我觉得,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其周长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和明显。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作了一些调整: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的含义。你能判断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吗?(以此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现在有好几种不同的意见,谁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合理的?同学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讨论解决。

师:同学们都想到了先量后算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算一算正方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测量,并列式计算。

1:8+8+8+8=32(厘米)。

2:8×4=32(厘米)。

3:8×2×2=32(厘米)。

4:8×2+8×2=32(厘米)。

师:谁来说说各自算法的理由?

师:比较这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因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可以使计算简便,所以求正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边长×4来计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7厘米,宽5厘米)

展示学生三种不同的算法:(1)7+5+7+5=24(厘米);(2)7×2=14(厘米),5×2=10(厘米),14+10=24(厘米);(3)7+5=12(厘米),12×2=24(厘米)。

(小结):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一种。把四条边都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第二种。把两条长和两条宽分别算出来,它们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第三种。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这里对教学内容的呈现,由特殊到一般,认知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作为起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提问,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使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我们在“敢于发问—学会思考—互助合作”的良性轨道上,创建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提问成为“学习共同体”桥梁,让“质疑问难”成为课堂提问的精彩一环,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