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格调,选择教学策略
黄震丽
一、 把握教学格调,选择教学策略的意义
语文教学在小学的学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它担负的任务而言,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不断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而教学策略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当然教学策略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这里我就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诸如观察、表达、想像等教学策略而言。所谓策略选择就是在对教与学的活动程序、组织形式、方法和媒体等作出相对最优的选择,即在主、客观条件可能与可行的前提下,尽力在更广泛的有关教与学策略等系列中,找到科学的、更具有实效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有格,如何识“格”
格调是指品格、风范,在教学而言是教学的总体特征,它因教师自身素养,教学的内容,教材的写作背景、内容内涵、表现手法等不同而不同,具有多样性和多特性。撇开教师一头,格调便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自然呈现,它看来虚渺,却实在地坐落于教学内容其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必须认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教学内容,从而准确捕捉到格调的倩影。具体来说,就教学内容上,要区分清楚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种不同类型课。从阅读教学一头来说,要正确译解文章写了什么,重点在哪里;文章是怎么写的——总体的表现手法、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等;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也就是了解文章的主旨。只有把握这些方面格调,才能选择科学的、有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服务于“生命课堂”,服务于学生。
三、 把握教学格调,选择教学策略的操作指要
(一) 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主要就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类,无庸置疑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它们的格调是完全不同的,因而选择的教学策略就应有的放矢。就作文教学而言,观察这一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十分行之有效的。记得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在整个写作流程中,观察起着“龙头”作用,它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基础,体验生活的媒触,获取材料的源泉,在感性认识形成、理性认识感悟乃至整个写作实践的操作过程中,都具有奠基的意义和启动的效用。古人说:“水深则所载者重,土厚则所植者蕃。”,脱离观察的作文教学,会失去了自己的“根”,失去了深厚的生命力。
我在教学作文指导《一次有趣的游戏》时就采用了观察这一教学策略,通过从例文《放风筝》为切入口,让学生懂得写游戏的方法。而后在开展吹泡泡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体验、感受、表达,最后让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延展到其他游戏素材的说写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平等对话性、趣味性、开放性为教学原则,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还是游戏行为,注意充分发挥观察的主渠道作用,整堂课教学气氛活跃,学生表达清楚流畅。现以举一教学片段为隅
片段一
师:有一位和你们一样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也很喜欢做游戏,一天他一个人来到草坪放起风筝来……想知道他是怎么玩的吗?
师:(出示例文,同时下发例文材料《放风筝》)请同学们读读这篇文章,想想读了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文章,教师巡视)
师:谁来交流?
生1:我知道了小作者是兴高采烈地拿着心爱的蜻蜓风筝来到楼下的草坪上玩。
师:是呀,小作者一开始就交代了什么时间、在哪里做什么游戏
板书:时间、地点、游戏的名称
生2:我知道了小作者是怎么放风筝的。
师:作者到底是怎么放风筝的?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生读相关句子
师: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他放风筝的过程?
生:作者用了拿、托、奔、松这些动词来描写他放风筝的过程。
师:(板书:拿、托、奔、松)小作者通过准确地运用动词有顺序地描写出了放风筝的过程。(板书:过程(动词)有顺序)
生:我知道了小作者放风筝过程中的心情很高兴。
师(板书:心情)
生:我知道小作者一开始风筝飞上了天,他很高兴,后来风筝落了下来,但他一拉风筝又飞上去了;可是风筝一会儿被大树绕住了,幸好风伯伯帮了他忙,风筝越飞越高。
师:是呀,小作者还写出了风筝飞上天时的波折。
片段二
师:课前我请大家准备好吹泡泡的用具,下面把它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吹一吹、玩一玩。不过,吹的时候不能离开位子,一边吹的时候一边记清楚你是怎么吹的,还要仔细观察一下你吹出的泡泡怎么样的?(媒体出示:吹泡泡)
学生在音乐声中吹泡泡
师:你刚才玩得怎么样?
生:我玩得很高兴。
生:我玩得很兴奋。
生:我玩得兴高采烈。
师:看来大家都玩得十分带劲,下面我请大家按照刚才要求用几句话来说说你是怎么吹泡泡的,你吹出的泡泡是怎么样的,注意特别是说你怎么吹的时候要有顺序。如果你还能把自己吹的时候的心情说进去那就更棒了。先准备一下,可以和前后同学一起讨论一下。(板书:吹 泡泡)
生讨论
师:谁愿意先来说?
生:我轻轻一吹,大大小小的泡泡立刻从泡泡杆上涌了出来。
师:他不但说出泡泡的大小,其中一个“涌”字用得特别好。可是他吹泡泡的过程没说具体,谁能像刚才那位写《放风筝》的小作者一样,把过程说具体呢?
生1:我把泡泡杆放进泡泡水里蘸一蘸,然后拿出来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泡泡们马上接二连三地涌了出来。
生2:我拧开盖子,把泡泡杆放进泡泡水里蘸一蘸,然后拿出来嘟起嘴对准杆上的小孔轻轻一吹,泡泡们马上涌了出来。这些泡泡有大有小,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板书:蘸)这两位同学都能很具体说出自己吹泡泡的过程,尤其是第二位同学不仅把过程说得特别具体,还说出泡泡样子和颜色。谁还能挑战他们,把自己吹泡泡时的心情也说进去?
生:我拧开瓶盖,把泡泡杆放进泡泡水里蘸一蘸,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嘟起嘴对准杆上的小孔轻轻一吹,哈哈,大大小小的泡泡马上涌了出来。这些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美丽极了。
在教学片段一中我.以范文为观察的蓝本,渗透了教育性。从写作本身的规律看,它是一个由“内化——意化——外化”的构建过程。内化是积累吸收,意化是加工思考,外化是倾吐运用。我们三年级的学生仅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仿”是一个很重要教学手段,在对范文的教学中,准确地“译解”和有意识地强化观察教学,有助于学生体悟观察效用,学会观察方法,了解观察对写作的意义,提高观察的自觉性。当然“仿”的对象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仿”的对象,即范文过于“成熟”对学生来说意义就不大。因此我选择了《放风筝》这样一篇浅显的同年龄的学生习作,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观察,以及交流中初步了解写游戏先要交代游戏的名称,玩游戏的时间、地点;接着具体而有顺序地描写游戏的过程,同时在描写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准确地运用动词及其表达出自己游戏时的心情;最后如果能够描写出游戏过程中的波折那就更好了。
在片段二的教学中我着重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让他们带着兴趣,带着猜想、带着期望,进行积极自觉的有目的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当然激发兴趣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的观察加以引导,教师应强调观察的目的,并通过设置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少数事物或事物的重要方面,一步步引导学生仔细、认真、持久地观察,并与思维紧密结合,排除次要事物的干扰,从而收到理想的观察效果,提高观察的效率。在片段二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吹泡泡”这样一个学生人人能成为主要参与者的游戏项目,让他们当场在音乐声中玩,这可以说是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兴奋点,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当然在游戏之前,我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一边吹的时候一边记清楚自己是怎么吹的,还要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吹出的泡泡怎么样的,这就让学生在游戏时观察有了拐杖,有了方向,从学生后来的交流也可以看出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当然学生的观察不能脱离思考,依凭于观察,思考才能活跃、高效;结合着思考,观察才能深入、完备。无论是片段一还是二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是聚合在一起的,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有了力度,反之因为是思考了他的观察就有了方向。
(二) 依据文章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而言,文章的格调是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的基石。这里的格调是作家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属于风格、品性、情调、情味等等,由此而选择的教学策略就是因文而异的。例如《军神》和《全神贯注》同样是写人的文章,同样是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但是我在教学中选择的主要教学策略是不同的,究其根由仍然是两篇文章的格调不同。
《军神》所涉及的刘伯承动眼科手术时拒绝麻醉顽强地忍受剧痛的故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比较远,故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讨论的教学策略,创设一种和谐、融洽、亲子般的教学氛围,努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学习、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和文本达到一种和谐的相似程度,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深入感受他钢铁般的意志,进而理解“军神”的含义。
当然在课堂讨论交流的实践中,如果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就不可避免地又可能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因此,要教师通过一些科学的调控手段,诸如“淡化和强化”、“重复和确认”之类有效地控制了课堂的学习探究进程,保证“分享式”学习、讨论、交流与探究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在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会说话的钢板”时,我有意提出“钢板有什么特点”,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强化了“坚硬”这一概念,然后再一次重复了问题——“为什么说刘伯承像钢板一样坚硬?”当学生的质疑结束后,我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提出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军神呢?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对问题——“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军神?”的进一步确认和重复,让学生体会到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在学生对刘伯承手术时的十分疼痛——“病人一声不哼。他双手紧紧攥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抓破了。”一句有文字表征上的理解后,我让学生一起观看了一段相关的音像资料,在学生画面体验的同时,我用十分感性的语言作文字的讲解,这是图文结合,让学生对刘伯承的疼痛进一步的强化,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说出了“我感受到刘伯承坚强极了。”“我觉得刘伯承有着十分顽强的意志。”“我觉得刘伯承这种顽强的毅力真让人由衷地钦佩。”等话语,可见他们很清楚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那种顽强的意志力,应该此时学生和教材达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相似关系。
《全神贯注》描写了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一件茨威格看来已经是杰作的女塑像的故事,对于全神贯注这样一个情态,学生并不陌生,故而我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想象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疑惑出发,努力挖掘文本中语言材料的意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充分感受到罗丹的全神贯注,进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主要针对“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一句罗丹说些什么悄悄话?争吵些什么?这些值得补挖的语言材料设计了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在说
;忽然罗丹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 两个想象说话练习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尤其要抓住前文罗丹端详时提到的毛病,通过思考,想象到罗丹会自言自语些什么,会自己和自己探讨、争论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此外我还抓住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一句“罗丹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文字背后的意蕴可以挖掘的,让学生延伸开去想象罗丹修改完塑像,十分满意,完全沉醉其间,把塑像当成人了。此时,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罗丹工作时忘记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
当然在整个一堂课的教学进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并非一定是单一的,可以是多元的。此外在课堂的生成中,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即兴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