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2
课题:“三毛”之父――张乐平 教时:1课时
设计者:邵益
背景分析:小学生爱看漫画,也爱画漫画,“三毛”是他们喜爱的漫画人物,知晓率高;但对漫画家张乐平及其创作思想却了解不多。本课是深入探寻老洋房人文资源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老洋房中生动的人物细节和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张乐平创作三毛漫画的内涵。
教学目标:1.观赏“三毛”漫画,认识它的创造者――漫画大师张乐平及其成就。
2.以可爱的“三毛”为原型,用夸张的造型和生动的姿态来创作“我们身边的三毛”简笔画。
3.在欣赏和摹画“三毛”系列漫画的过程中,感受创作漫画的乐趣;激发学生表现美好生活的热情。
教学准备:“三毛”漫画范例;印有建筑景物的画纸;记号笔。课件资料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一、欣赏“三毛”造型,揭示课题
1. 请一位学生戴上“三毛”面具,猜猜他扮演的人物名字。
2. 显示“三毛”漫画形象和漫画片段,引导学生欣赏
启发学生交流观赏漫画的感受,谈谈对“三毛”和作者的认识。
3. 揭示课题:“三毛”之父――张乐平。
二、观察“三毛”造型特征,深入了解作者生平
1. 指导学生分析交流“三毛”的造型特征
师:“三毛”形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为什么会“长成”这样?
2. 教师归纳
“三毛”是个虚构的人物,他是解放前流浪在上海街头的穷苦孩子的缩影。你看他瘦得皮包骨,细细的手脚,细细的脖子;脑袋倒是大大的,小小的眼睛,大蒜鼻,光溜溜的头顶只有三根头发,虽然不美,却很像一个流浪儿,让人生出几分怜爱。
3. 师生交流,认识“三毛”之父――张乐平
显示多幅张乐平的照片资料。
师:“三毛”的创造者,也可说是它的“父亲”,是居住在湖南社区的张乐平老爷爷。他是中国儿童连环漫画的开创者,191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他的绘画本领完全靠自学得来的。张爷爷的家在2008年12月时被命名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我们学校的一些同学还去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参观了他的家,就在五原路288弄3号的一幢独立式花园住宅里。(显示旧居照片)在这里张乐平爷爷画出了好多本“三毛”系列漫画,有《三毛迎解放》、《三毛翻身记》、《三毛新事》、《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等。还有其它的漫画,如《二娃子》、《百喻经新释》、《父子春秋》、《我们的故事》、《小咪画传》、《小萝卜头》等等。(出示书籍实物)他创作的三毛形象,走进千家万户,深受中国几代读者的喜爱。有的还拍成了电影,如《三毛从军记》。
在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乐平爷爷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他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为了创作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事情,丰富了他创作的想象力。
《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冷酷、丑恶与不平,更可宝贵的,是它还在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在1992年9月“三毛之父”张乐平逝世。
三、创作“我们身边的三毛”简笔画
1. 启发学生想象。
展示社区和校园环境的背景图以及“三毛”姿态纸模,引导学生选择形象、摆放构图。
师生想象交流“三毛”会与自己在哪里进行怎样的活动。
2. 指导创作。
显示各种“三毛”动作造型,指导学生运用夸张的姿态和添画物品与景色的方法进行创作绘画。做到形象清晰、画面完整。
四、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1. 展示学生的“三毛”漫画,师生交流创作的意图和感受。
2. 找一找,哪些夸张的形象表现出了“三毛”机灵可爱又可怜的样子?
想一想,如果你要创作生活在现代的“三毛”形象,你打算画出什么特点来呢?
师:可以把“三毛”画的健壮开朗些,脸上充满笑容,戴着红领巾,穿着新校服……让他与同学们一同学习、游戏,共享现在的幸福生活,迎接未来的美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