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小学

“老洋房节”后的思索--邵益
作者(来源):世小    发布时间:2009-10-27

                                             “老洋房节”后的思索    邵益

    615,我校首届“老洋房节”――“走进身边的洋房,走进身边的历史”活动圆满闭幕了,说它圆满,是因为“老洋房节”的系列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表现精彩,富含寓意;而且各年级的学生和全体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其中,为活动的探究、筹备和开展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每位参与者都获益匪浅;另一方面,这个活动不是“自娱自乐”,它还获得了社区领导、居民的支持和好评,扩大了学校的声誉。顺利圆满――是我对本次活动的整体印象;它增添了我作为活动参与者的自豪感和继续深入拓展“探踪老洋房”课程的自信心。

    对于老洋房,对于湖南社区近770座老洋房,我们(教师和学生)曾经是熟视无睹的,更无从认识到蕴含其中的人文和教育资源。正是“探踪老洋房”课程的开设,才引领我们逐步涉足洋房,发掘人文,探寻历史的。活动伊始,我们许多老师怀有较大的顾虑和畏难情绪。因为我们担心自己对洋房知识的匮乏是无法胜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会误导学生,浪费资源的。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我们通过查阅多本建筑历史书籍和网络资料,以及邀请专家研讨交流;再到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集思广益,搜集素材,使一个个符合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征的活动节目明晰起来。现在想来真是不易啊!同时也说明了凡事不要怕,只要踏实地干,就一定会有理想的结果的。

活动中的一些节目,如二年级组表演的“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故事”,四年级组呈现的湖南社区著名音乐家的歌曲联唱等虽略显简单、稚嫩,但却是如此生动、贴切;这些节目的展现既易于小学生理解、感受老洋房传递出的人物、历史典故,又感染了所有的观摩者,让大家能体会到老洋房好似凝固的音乐、石头写成的史书,而学习和传承内含的人文精神却可以是生动多姿、富有情趣的。这些经验使我们今后能更好地开拓、把握活动的素材和内容,使其更成熟,更有目的性、可行性和计划性。

    由于是初次开展“探踪老洋房”课程和活动的准备时间较短,大部分展示的节目都是由教师策划、准备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排练,对活动所要展现的丰富内涵理解肤浅,所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欠缺,有些表演的节目有生硬、生疏感。以后我们可以在规划活动方案时征询学生们的意见,或让高年级学生自己开发、组织活动内容。这样更符合课程是围绕学生开设的原则,也能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参与的能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