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小学

“探踪老洋房”课程开发阶段性回顾
作者(来源):世小    发布时间:2011-06-07

“探踪老洋房”课程开发阶段性回顾

邵 益

优秀建筑和闻人、典故是城市的一笔精神财富,它们不仅仅记载了风云人物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和传奇经历,也记录着一段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更确切地说优秀的老建筑应是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的物化见证。由于上海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南北地域文化,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上世纪2040年代在建筑领域集中出现了许多风格各异,造型别致,技艺精湛的优秀历史建筑,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更体现出了海纳百川,创新求实的“海派建筑”特色。

1180长的武康路作为一条“永不拓宽”的历史风貌街同样留存了许多的名人旧居、优秀历史建筑。更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每一幢优秀历史建筑都可以同上海近、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中国近、现代的一些伟人、闻人,也包括反面人物,曾在这些建筑中留下印迹。他们的人文典故、趣闻轶事恰恰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更是上海近、现代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

坐落在武康路上的学校归属于徐汇区湖南社区,在方圆1.7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拥有近770座各式花园洋房,约占全市洋房数的39%,是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缩影。如千米之长的武康路南段有同盟会肇始者、民国元老黄兴公寓;中段为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宅第;而北段则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还有民族工商业巨头,文坛泰斗,抗日将领,艺坛精英们曾在此留驻;更有一批颇具影响的科教文化机构在此创立。这对小小的湖南社区来说是个奇迹,对我们学校来说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藉此引领学生从一个侧面接触中国近代史,上海近、现代发展史;了解老洋房的建筑特征及其“海派建筑”的文化内涵;感悟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扩展文化视野,继而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培养“情感保护”的意识。

本着对社区内“老洋房”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的宗旨,学校开设了兴趣拓展课“探踪老洋房”,并由我作为主要任教者开始对此课程尝试探索开发和实践教学。虽说我校周边有近770座花园洋房,几乎每幢建筑都有其特点、人物和珍闻可说,但如何选择和取舍?哪些是小学生爱听、能懂?又有教育意义的呢?最终如何使之形成有效的教程资料呢?!况且我自身对这些历史建筑和人物知识也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学校内相关资料几乎空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起步了,就一定会有进步和收获。这时,学校帮助联系了社区里热心搜集洋房建筑及其历史文化的居民和退休教师许绍华和饶第扬两位老先生,他们俩为我提供了许多难得的洋房建筑和上海历史人文类书籍,多次来校与我交流,提出中肯的建议;特别是许老师还带领我实地探访、讲解,提供有关老洋房的建筑特征、闻人典故等方面的珍贵史料。使我较快地熟悉了学校周边的环境特色,对历史建筑及人文底蕴有了深入地理解。为编写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课程教材,学校陆续购买了不少相关书籍,我则从网上下载了各种与课程建设有关联的大量资料。有时报纸上刊登的人物故事,新闻事件或建筑介绍,只要是能对课程探索有帮助的,我都分类收纳起来。日积月累,现在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已经可以应对教学所需了。随着资料的积累丰富,我开始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素材进行反复研判与甄选。结合美术和思品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兴趣反应,课题组内的同事和我共同确定了围绕老洋房的“人、事、物、情”展开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探究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向。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先精读了所有素材,对可用之处做好标记,有时不同的资料各有所长,有时又是相互矛盾的。如同是对武康路的描述,《庭院深深――武康路一带老房子里的故事》和《上海武康路》等书籍是从建筑工程史料的角度来阐述的,而《回梦上海老洋房》则是夹叙夹议的浪漫文笔来描写的。我就将其融汇编辑在一起,以史实为依据,再适当添加一些作者的个人情感抒发,使教学资料更具文采,吸引学生的关注度。遇到相互矛盾的资料,我就主动请教两位老先生和社区里的老人,或采用比较法、旁证法来决定取舍。另外一些与建筑发展史和建筑风格特征方面相关的知识,本着尊重科学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通读了《图解西方古代建筑史》、《世界建筑图鉴》、《建筑艺术风格鉴赏――上海近代建筑扫描》和《上海武康路》等专业书籍。这让自己在建筑知识的认知上收获颇丰,也为第二次课程方案的修改编排提供了史料依据。为便于学生观赏、阅读这些资料,提高学习能力,我扫描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素材,并依照老洋房的“人、事、物、情”进行分类,加以整理编辑。还发布到学校网站中的“老洋房探踪”网页上,便于学生上网浏览探究知识。亦起到了推荐、宣传学校的作用。

搜集丰富的老洋房史料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能对不动的洋房产生兴趣,并深入主动地学习。因此,对这些素材资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归纳也是必须的。迄今我已在一边熟悉、整理资料,一边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拓展课程《探踪老洋房》的教学方案进行了三次调整修改,尽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兴趣、能力特征。根据搜集到的素材和资料以及学生状况,我把课程方案分为三大块面,即“老洋房建筑知识”,“武康路的人、事、物”和“探究实践”等。这三个块面既是相互联系,交替穿插,又是逐步递进的。如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初赏武康路》,就是使学生对学校所在地武康路及湖南社区的风貌环境和人文历史有个初步的综合认知,让他们对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向有所准备,并形成一些概念。接着的一个单元我就向学生介绍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沿革,因为它们是上海老洋房建筑的渊源。然后再递进引导学生认识熟悉武康路上老洋房的建筑样式和“海派建筑”特点。在了解武康路上老洋房的基础上,最后的一个单元即是以学生探究实践为主的绘画装饰老洋房,进一步感受其建筑特征和艺术美感。

在教学组织上来说,现在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报名的班级授课形式为主,活动主要在教室里开展。但在教学方式上我是尽可能让学生做到真切感受,积极互动,参与实践;形式是多样生动的。首先我将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制作成含有大量实物图片的多媒体课件,以便他们对教师所提到的历史建筑、人物有直观形象的认知。如介绍著名漫画家张乐平时,凡是提到的人、画和物,我都想方设法的寻找图片形象展示给学生看,拉近他们与人物的距离,产生亲近感,进而学习感悟张乐平爷爷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另外我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实地探访老洋房的“人、事、物”。例如我和同学们曾数次参访张乐平旧居和黄兴公寓;现在黄兴公寓内的“老房子艺术中心”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学习课堂;有时遇有与老洋房相关的展览,我们也不会错过,如设计建造老洋房的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诞辰纪念展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开放参观活动等。由于学校周边即有成群的老洋房,我就安排同学们写生洋房或为洋房摄影,留下经典洋房的身姿。即便是在教室里学习老洋房的建筑特征或建筑历史时,我也会穿插安排些动手实践的内容或新颖的作业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如讲授古希腊的柱式时,我设计了一份学习任务单,里面有选择连线题、是非题、绘画题和故事讲述等内容。同样在学习古希腊建筑特征时我还设计了一个用纸模板“造神庙”的作业。还有就是通过拼搭建筑模型来感知建筑样式特点的作业。总之,这些活动或作业都切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特性,深受他们的喜爱,也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拓展课程并不能局限于课堂和上课等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要利用好本社区这个难得的资源,就要让学生在校外也能自我探究,自主学习。我有时会在某一单元结束后或寒暑假期开始前再延伸性地要求学生继续探究学习,如观察老洋房建筑的窗户、门楣、柱子等细节特征;或为洋房留个影――拍摄自己喜爱的老洋房;或上网搜集有关老洋房的人物介绍、典故等课外长期作业。以使学生即学活用,加强效果,培养其自我学习的能力。

我认为由于《探踪老洋房》非基础型课程,不存在知识考核的要求;学生不必死记硬背所学的知识,主要目的是为扩展他们的文化视野,播种下人文精神的种子。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是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辅以学习任务单的互评、自评再加上教师的点评来进行的。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减少负担;又使学生在评价他人时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

在“探踪老洋房”的活动中,我还应不断开发挖掘素材,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方案,设计更多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活动形式,要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拓展他们对“海派建筑”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在不动的洋房建筑中,期望师生通过生动地学习,共同达成课程设立的目的。

 

二〇一〇年十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