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正气,固师魂
——语文教研组
我们语文教研组有十位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大都兼任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成熟、有实力、有想法、敬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集体。在争创文明组室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靠觉悟,用言行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扬正气,固师魂的成绩单。现从以下五个方面逐一总结。
一、 师德为魂、师能为纲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立业之本。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它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们每一位教师有强烈的育人意识,关爱每一位孩子,珍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几年来,杜绝体罚学生,令孩子身心受损和 歧视“差生”,背离教育宗旨的不良恶性事件发生,更没有收受礼金,损害教育形象的现象。执教一年级的华静岚老师,深知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华老师的责任。要把学生的工作做到实处,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细节,去感染、教育、管理学生,让学生们能够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一年级的学生还小,需要老师格外细致关心。她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和孩子们在一起。融入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下课和学生们一起说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课间活动教他们游戏方法;中午用餐关心他们的饮食,看着他们香香地吃着饭菜,她就很高兴。学生在渐渐长大,不但要学习知识本领,也是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带领、引导、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华老师挂在嘴边的话是:“让学生们从活动中增长知识,得到快乐是我感到最开心的事。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让他们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孩子!” 师能为纲即学高为师,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要精通业务、治学严谨、注重创新。五年级的黄震丽老师为了在紧凑的三十五分钟内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锻炼,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多次参加市、区、校内的听课观摩活动,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报告,从学生学习角度思考,如何学习为主线,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新思维,形成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她指导的学生作文屡屡获奖,这次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黄震丽老师和陈丹老师指导的学生作文经过初赛选拔进入决赛。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她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她带出的班集体学生的行为规范最过硬,同时也赢得其他任课教师的一致赞誉。黄震丽老师更是我校的神来之笔,她来我校时间并不长,可贡献不小,作为校通讯员的她一篇篇的美文经她的笔传扬出去,为我校对外宣传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 为党旗添彩,迎党的生日
今年喜迎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语文组的三位党员教师就是三面旗帜,起到了引领、模范的作用。严玉娣老师作为党员,她参加了校党支部组织的给学生上《党史宣讲》活动,还参加了社区文明岗的站岗志愿活动。二年级组老师认真参加每一次的区教研活动,并把优秀的课带回课堂进行实践,按时认真完成网上教研活动,受到区教研员的肯定。开学时,指导班级学生参加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该学生取得了征文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她也荣获指导奖。党员老师杨咏文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处处体现一名党员应有的素质,始终把思想觉悟高于群众,工作能力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作为己任。她在班级的管理上要讲求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人人都需要激励,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学生。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夸奖是特殊孩子前进的动力。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她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再差的学生只要有一点点的闪光点,都会不失时机,发扬他的长处。为了激发班级的学生奋发向上,迎难而上的劲头,在班级的管理上,她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式。班级学生也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相互帮助的的班风。“一人有难大家帮,班级有事我出力”现在成了班级的班规。在教学上,她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为此,每个星期,她总是挤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为差生补习,就是这样一次次不间断地的巩固练习,原本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点滴的进步。她把孩子的学习、成长放在心上,杨老师吃苦耐劳地工作得到了孩子的喜欢,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所有家长的尊敬,她收获的是另人羡慕的幸福。党员周国英老师更是一位有水平有责任感的老师,她连获两届育人奖,起到了排头尖兵的作用。
三、 重视文体活动,扬我教师风采
语文老师认真参加了区教育局文体活动红歌比赛,由衷地歌唱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在迎教师节,校师德演讲比赛中,季芳怡老师获得一等奖。我们还积极参加校体育二期课改的培训学习,我校学生体育工作有条不紊的运作,我们助了一臂之力。 大休息的操场上总能看见张雪一、季芳怡老师为学生甩长绳的身影,周国英老师和陈丹老师更是活跃在跳长绳的队伍里,以老师的活力带动学生的朝气,师生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四、合作无间,进步无限
四年级语文组周国英老师和陈丹老师两位老师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努力忘我地工作着。她们觉得工作着是美丽的。他们的教研活动开展得亲密无间,一开学,她俩便翻出了《语文新课程标》一书,进行了认真地研读,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中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为课堂教学积淀理论的基础。随后,她们又学习了徐汇区区本教材《教学规范---从这里开始》,探讨了语文学科如何规范地备课以及它的评价方案。她们经常统一教学进度、互相翻阅作业批改,在听课时提出中肯的意见。在期中考之后,她们结合试卷特点及学生考试情况,对前半学期的教与学进行查漏补缺,明确下半学期的工作重点。
她们更注重平时的交流沟通。每天交流上课心得已成为她们两位老师的习惯;资源共享也已成为她俩的自觉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她们将感悟、理解、朗读、写话等语文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两位老师不单单要求孩子“切己体察“,读出想法,还要求孩子“读出态度”,就是用声音的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来表现情感。她们总结的“有感情地朗读”是实在的、扎实的。
五、追求特色,丰富内涵
张雪一老师语文教学特色活动的领头羊。她在经典儿童文学的这块未垦地做了一番探索,她认为 “图画书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可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是要经历:图画阅读、亲自阅读、文字阅读,再到独立阅读。进入三年级后,这些孩子就处在从亲自阅读向文字阅读过渡的阶段。那他们当中有多孩子有过亲子与的经历呢?根据张老师事先对同学们的调查发现,她们班的同学只有50%的人从小有阅读的习惯,而这50%的人中又只有一部分同学的家长是参与到其中和孩子一起阅读的。面对大多数学生这方面的空白三年级的老师就从亲子阅读开始,让老师来和他们一起读故事书,和他们进行亲子交流,继续我们的儿童文学阅读的活动。针对有一定的识字量,张老师邀请他们参加 “小小阅读会”,选择一些图片较少的,文字浅显的,故事情节却又是引人入胜的书籍给学生阅读随后,她们以点带面,让这些同学做小老师,带着班级中的其他同学一起再参与到文字阅读中。逐步的、有层次的展开针对儿童文学的阅读。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微不足道的成绩已定格现在,未来的道路既曲折又漫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我们身为这时代的教师,遵循“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牢记以学生的发展为使命,以勤奋踏实的作风,期待着“让我们做得更好”。